硅酸水泥的技術特點是什么?
根據GB175-1999規定,硅酸鹽水泥的質量要求:細度、凝結時間、穩定性和強度等。有些項目還需要了解水化熱。
1)細度
細度是指粉末材料的厚度。常用標準篩的篩余百分比或比表面積標明。
顆粒粒徑―般在7~200μm(0.007~0.2mm)規模。顆粒越細,水化反應越快越徹底,前期和后期強度越高,但空氣中的硬化縮短越大,成本越高。如果顆粒太粗,不利于水泥活性的發揮。
按照GB175-1999的規定,比表面積應大于300m2/kg,―一般使用單位可以不檢查細度。細度由生產廠家保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,如果不符合要求,則為不合格產品。
2)凝聚時刻 凝結時間分為初凝和終凝。
初凝-加水攪拌時間至標準稠度凈漿失去可塑性所需時間;
凝結-加水攪拌至標準稠度凈漿完全失去可塑性,開始產生強度所需的時刻。
國家標準規則: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,終凝時間不得晚于6h30min。
如果水泥初凝時間不符合要求,則為廢品。
如果水泥的終凝時間不符合要求,則為不合格產品。
影響水泥凝聚時間的因素很多:
?、偎嗍炝现蠧3A含量高,石膏摻量短,使水泥迅速凝結;
?、谒嗉毝仍郊?,水化效果越快,凝結越快;
?、鬯叶仍叫?,溫度越高,凝結越快;
?、芑旌喜牧系膿搅吭酱?,凝結越慢。
體積穩定性3)
體積安全是指水泥漿硬化后體積變化的穩定性。如果體積變化不均勻,就會出現穩定性差,水泥石就會膨脹開裂。
體積安全性差的原因:猜測中游離氧化鈣或游離氧化鎂過多,或摻入石膏過多。因為猜測中的游離CaO和MgO都是過度燃燒的,而且熟化速度很慢,只有水泥硬化后才會熟化,也就是
CaO+H2O=Ca(OH)2 MgO+H2O=Mg(OH)2 此時體積膨脹,造成體積變化不均,使水泥石開裂。
當石膏摻量過大時,水泥硬化后,會與固態水化鋁酸鈣發生反應,產生高硫型水化硫鋁酸鈣,體積增加1.5倍,導致水泥石開裂。此時此刻產生的高硫型水化硫鋁酸鈣也被稱為“水泥桿菌”。
水泥體積穩定性差,應作廢品處理,不得使用。
4)強度
強度取決于熟料的礦物成分和細度。之前已經分析過了。
硅鹽酸水泥的強度是水泥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。根據國家標準《水泥膠砂強度檢驗辦法(ISO法)》(GB按照17671-1999的規定,水泥和標準砂按照1999的規定進行。:3混合,使用0.5的水灰比,按規定的方法制作試件,在標準溫度(20℃)±水中保護1℃,測定3d和28d強度。根據測定結果,分為42.5、42.5R、52.5、52.5R、62.5和62.5R等六個強度等級。在此期間,代號R顯示早強水泥。各強度等級和各類產品的年齡強度不得低于表10.3。.2中的數值。
應指出:與原國家標準的GB法相比,水泥膠砂強度檢查的ISO法增加了水灰比,減少了灰砂比,這也是如此。―經過多次試驗和核算分析,水泥檢驗所得強度值下降,表明ISO法檢驗的強度與GB法檢驗的強度進行比較,強度等級均勻降低。